戴村坝
戴村坝 属古闸坝地名文化遗产,标准读音为“Dàicūn Bà”。戴村坝坐落于东平县汶水河道,始建于永乐九年(1411年),历经六百余年风雨,仍巍然屹立。它凭借“引汶济运”的巧妙设计,确保了明清两代大运河的畅通无阻,堪称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奇迹。戴村坝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之瑰宝,享有“江北都江堰”的美誉,既是国家水利风景区,又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水情教育基地。2014年,其荣登《世界遗产名录》,被誉为“大运河之心”和“天下第一坝”。
自从明成祖朱棣将都城迁至北京后,鉴于江南粮米北运的需求,他认识到“漕运之利钝,全局所系也”,因此决定开掘和疏通大运河。原本元代开凿的京杭运河,其“水脊”位于济宁。然而,明朝洪武二十四年(1391),黄河决口导致运河大部分淤塞,使得济宁以北45公里的南旺地区地势升高,相较于运河北段的临清高出约30米,与江苏运河段高出近40米,从而成为大运河的制高点和分水岭,导致济宁至临清段的船只无法通行。
时任济宁同知潘叔正上疏表示:“会通河道四百五十余里,其淤塞者三分之一。浚而通之,非唯山东之民免转输之劳,实国家无穷之利也”(《明史纪事本末·河漕转运》),朝廷采纳其建议,并任命工部尚书宋礼、刑部侍郎金纯、都督周长负责疏浚会通河。
宋礼调集民工16.5万余人,对济宁至临清近200公里的会通河进行全面疏浚。然而,由于地势增高,南旺成为运河高点,尽管河道已疏通,但南旺以北河段水量不足,导致重载漕船无法通行。为解决水量不足的问题,宋礼在永乐九年(1411)二月采纳汶上县白家店村民白英的建议,设立南旺分水枢纽工程,打破元代堽城坝,使汶水不再流入洸河。在汶水下游南城子附近拦河筑坝,引导汶水进入小汶河,并通过河底部的鱼脊状石拨,即“鱼嘴”,将汶水分流南北,实现水量分配的“七分朝天子,三分下江南”。
戴村坝的建设过程中,宋礼等领导调动民众与技艺精湛的工匠,克服种种困难,缔造了一条全长“五里十三步”、约2800米的全桩型大坝,修成后坝体百余年未有大动。万历十七年总河潘季驯在北端筑石坝,名曰“玲珑坝”。万历二十一年尚书舒应龙在南端筑石堰名曰“滚水坝”,中留石滩泄水,名曰“乱石坝”,自此形成一道三坝连接的拦河石坝——戴村坝。
戴村坝的修成,拦大汶河水,顺小汶河流向南旺运河最高处,再分水南北,彻底解决了运河水源难题。其功能相当于人的心脏,因此戴村坝被誉为“运河之心”。它不仅使漕船畅通无阻,明成祖时每年从江南运粮米数百万石,接济京师,而且保障了明清两代近500年的漕运畅通,对南北经济交流、文化融合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历经沧桑岁月,任凭风吹浪打,戴村坝仍固若金汤,巍然屹立,睹物怀古,让人思接千载,浮想联翩……1901年,清政府停止漕运,北方许多河段淤积,不再通航,曾经的辉煌变成了历史的记忆。如今,大汶河水经过戴村坝已不再流入运河,而是注入东平湖,每到丰水季节,走近戴村坝,汪洋恣肆的河水宛如天际而来,从巍然耸立的戴村坝上飞流直下,形成一道巨大的瀑布,波涛气势磅礴,轰鸣声震数里,似虎啸龙吟,蔚为壮观,“戴坝虎啸”成为千里京杭大运河上一幅撼人心魄的壮美画卷。
戴村坝以其所蕴含的高超智慧和卓越成就,得到古今中外人士的赞誉。1965年,毛泽东主席在接见山东党政主要负责人时,称赞戴村坝是“一个了不起的工程”,当年策划、主持修建这一工程的汶上人白英为“农民水利家”;清代康熙皇帝曾说:“朕屡次南巡,经过汶上分水口观遏汶分流处,深服白英相度开复之妙”;荷兰水利专家方维因说:“此种工作,当十四五世纪工程学胚胎时期,必视为绝大事业。彼古人之综其事,主其谋,而遂如此完善结果者,今我后人见之,焉得不敬而且崇也。”
现如今,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,在大坝北侧建起了戴村坝博物馆。博物馆占地2000平方米,展示着400多件展品,全部都是和水工文化有关的历史遗迹和实物。游客们可以通过遗物展厅、模型展厅、图片展厅、引水展览厅以及3D影院,一站式了解戴村坝的历史、价值、功能、作用,还有京杭大运河的辉煌文化。博物馆已经成为京杭大运河重要的水工文化博物馆,同时也发挥着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