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东平莲子彩绘工艺”入选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
2020-11-20
2020-11-20
近日,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、扩展项目名录推荐名单公示结束,我县“东平莲子彩绘工艺”“泰山糖画”入选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
01
东平莲子彩绘工艺
“东平莲子彩绘工艺”于小小莲子上绘制出栩栩如生、各具形态的水浒108将人物形象。
近年来,侯庆佩先生醉心艺术,探索研发了以弘扬水浒文化、反映地方特色为主的莲子彩绘、树叶绘制、彩蛋系列、贝壳系列、草编制品等水浒风情系列产品九大系列三十多个品种,其代表作《中国水浒人物108将》、《草编七星扇艺品》、《水浒英雄礼品镜》、《莲子彩绘水浒108将脸谱》等分别在省文博会、泰山登山节等活动中展示并获得奖项。
侯庆佩先生自2018年开始,受聘于史楼村,以“东平莲子彩绘工艺”作品为主体,在村里成立民间手工艺品展室,并传授手工技艺,已举办了多期培训班,传承这一颇具东平水域特色的手工技艺,拓宽了村民增收的门路,也成为文化旅游特色项目。
02
泰山糖画
泰山糖画,就是以糖做成的画,它亦糖亦画,可观可食。在造型上多施以饱满、匀称的线条,别看它简略得只是一个轮廓,但或龙或凤,或鸟或兽,却是惟妙惟肖,活灵活现,给人以美的享受,是一种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民俗文化。
泰山糖画第五代传人张常勇在传统糖画艺术的基础上,在用料和画板上进行了大胆突破,首次采用金属板代替传统大理石板,既干净卫生又方便携带,更适合流动表演。他开创了泰山糖画的立体技法,采用粘贴黏合的手段,将盛世“中国梦”的内容融入其中,文字与图案结合,设计出“国泰民安”、“福娃报春”、“文明新风”等主题,着力表现新中国新时代的繁荣与富强,使泰山糖画的表现力更强、范围更广,也更具欣赏和收藏价值。
泰山糖画历史悠久,据载其萌芽于宋元,兴起于明清,繁荣于当代。糖画旧称“糖饼儿”,民间俗称“倒糖人儿”“倒糖饼”。据宋代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》卷之四“饼店”描述:“若油饼店,即卖蒸饼、糖饼、装盒、引盘之类。”元末明初东平人罗贯中所著的《水浒传》中,有武大郎叫卖的炊饼、王婆所卖的茶点、糖饼等小吃。从明代小说《金瓶梅》第四十二回中的描述可见,糖饼已成为当时东平府较为常见的小吃。泰山糖画兴起于明代并非偶然,其五代传承人均生长于泰安东平县诵尧台村,诵尧台这一村名源于东平明代的祭尧活动。清光绪六年《东平州志》载:“洪武四年,礼部定议帝王陵寝在山东省者凡二,曲阜祀少昊,东平祀唐尧。”祭尧庙会、泰山庙会成为民间文化的集结地,明清时期形成了极具泰山特色的庙会文化,泰山皮影、民间剪纸、面塑、糖画等手工艺品在这里聚集,并得以发展壮大。